勉强,没有幸福

有人说我收敛了,变得安静、沉默了。
那是因为我变了,我想。
不只是我,还有我身边的人离开了不少,环境也改变了不少。
种种因素,造就了今天的我。

也许我时常不甘心,所以我不快乐。
我可以假装洒脱,但是一个人的时候,我再也假装不了。
我可以欺骗全世界,却欺骗不了我自己。
于是,我崩溃。

刚刚我又坐在公园的秋千上。
我找不到答案时,就会坐在那里。
当我期待望着蓝蓝的天空后,会找到想要的答案,
才发现,自己又陷在回忆当中。

当我又提醒自己要做回自己时,
却又觉得自己做不到。
因为每一次面对人的时候,我又开始假装。

难道我给予自己的承诺,竟然也是一种奢侈吗?

后来,我唱起他喜欢的那一首歌,
心情才不自觉地好起来。
虽然还是很想念,虽然还是不甘心,
但是某一方面,
我给了自己空间沉淀,也许,是逃避。

我不擅长逃避。
可能逃避真的无法消除事情的根本。
我越逃避某一事情,我就越难放下。
也许还会陷入得更深,因为太在意了。
在意自己还放不下,
在意自己还抱着希望,
在意自己不快乐,
在意自己的不知足,
还有很多连我自己都觉得模糊的事情。
我看不清楚自己所要的。
我要的,只有自己能够给予,别人也帮不上忙。
因为,勉强是没有幸福的。

突然,我想通了。
勉强,真的没有幸福。
别再压抑了。

我不哭

昨天我很累。
也许是因为骑太久自行车,也许是唱太久歌。
不过,已经很久没有那么累过了。
这未免也是一种幸福。

我很喜欢周末。
它给我的,不仅仅是休息而已,还有那无止尽的寂寞。
我开始慢慢喜欢寂寞,
慢慢了解它能够带给我的满足感。

它慢慢地侵蚀我的时间,
将我带回到十六岁的天空。
那一年,我的朋友,我的扯铃,我的表演,我的笑容。
一幕幕,又重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它们不曾过去。

那是因为今天的才艺比赛,
还有那位表演嘉宾,
令我想起,那一次的联欢会。
我们一起跳的团康,一起演的戏剧,一起唱的歌。
还有那份坚持的感动。

可惜,我已经渐渐遗忘那份坚持。
荒谬的是,那个人的身影,却不曾消失过。

那,不代表任何的事情。
充其量,我也只能不断地假设。

如果,那一年,我没有认识他,
那现在的我,会是怎么样?
如果我没有参加华文学会,
那会怎么样?
如果我没有扯铃队,
我是不是也等于没有了朋友呢?

兜兜转转,其实我最在意的,是朋友。
我只能说,也很想说:我很想你。
你是他,抑或是她,已经不再重要。
反正我已经忘记,我在想着谁了。

我在说什么,也不大重要。
重要的是,在外地的你们,依然安好,
那我就得以安心了。

还有一件事。
原来我一直以来害怕的事情,
是输不起。

p/s: 也许时间一长,就会遗忘,就真的当,是误会一场。

克服 恐惧

曾经想过:为什么自己会缺乏安全感?
记忆中,小时候就开始这样了。

还记得小时候,我时常发恶梦。
梦见妈妈抛弃我,不理我了。
我就一直走,一直走,都找不到妈妈。
开始喊:“妈妈不要我了!妈妈不要我了!”
然后惊醒过来。
也许是因为发恶梦的次数太频繁,妈妈有一段时间是陪我一起睡的。
所以我被吓醒后,妈妈就会第一时间安慰我。

这就是所谓的缺乏安全感吗?
恐怕每一个小孩都是这样吧!
最近,那种不安全感,又回来了。
它不频繁,只是有时候,趁我不注意时,会悄悄来访。

我害怕,这种感觉。

也许是因为看了”Love of Siam”这部电影,
我才会无来由地想寻找寂寞的原因。

用戶插入图片

而当我发现自己在害怕时,又拼命地寻找害怕的原因。
得到的答案,似乎不存在着一个而已,而是由无数个造成的。

就如电影中Mew所说的:
小时候,我们会觉得孤独,可能是没有朋友。
当栋和阿嫲都离他而去后,他才渐渐明白,
那一种,寂寞得可怕的心情。
不过,也仅仅是一种心情,因为,日子总该活下去。
一个人,不简单。

当我还没从这部电影的遗憾中走出来,
我又开始接触蔡智恒的《蝙蝠》。
读着读着,眼泪不停地流下来。
想起了小时候很多很多的事情。

很喜欢小说中的这一段文字:


我来到台北念大学后,偶尔一个人去逛逛百货公司。
当我要踏上手扶梯时,通常会莫名其妙想起阿爸。
[一……二……三!] 阿爸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很简单吧。]
我因此而发楞以致挡住后面的人,这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后来我逛百货公司时只搭电梯,从不搭手扶梯。
直到认识文贤之后,我才又开始搭手扶梯。


这让我想起她。

我太幸运了,因为从小到大,爸爸给了我厚实的安全感。
我搭手扶梯时,不曾害怕过。
我也告诉自己:要坚强。
只有坚强,才能够克服所有的害怕。

谢谢你们,
温暖了我无知的恐惧。

我要的幸福

有人说,寂寞其实很好。
寂寞可以告诉一个人,
他有多幸福,他应该知足。
因为曾经寂寞,所以当幸福到达时,才会去珍惜。

总结来说,我应该享受寂寞。
可是,我压根儿不觉得有什么好。
有人认为寂寞好,是因为他们并不真正的寂寞。
他们只是一个人,他们只是孤独。
而我,喜欢一个人的时刻,但是却承受不住寂寞。

于是,我讨厌上面子书。
面子书很热闹,但是却反衬出我的寂寞。
我恨不得自己能够脱离它。

我喜欢跑出去。
我喜欢跟朋友混在一起。
有了他们,我就不再寂寞。
他们令我感受到,我不是孤独的。
朋友,我爱死你们了。

抱歉,我就是那么爱你们。
爱到利用你们来逃避现实。
逃避我最在乎的人。
利用你们来忘记他。
虽然,当一个独处时,才发现,
我能够忘记的,只是我还在爱着他。

如果给我时间,我会慢慢放下。
只要自己不再将回忆的画面重演,
或者对自己比较有信心时,
我想,我会开始,
寻找我要的幸福。


p/s: 我只想坚持每一步。

侯文詠“惊句”

我试着去了解自己,
却发现一切都是徒然。
我很怪,莫名其妙的怪。

当每一个都在羡慕别人,
希望自己也有对方的待遇时,
却忘记珍惜自己拥有的,放下自己失去的。
呵呵,这是叉烧教我的。

然而,又有多少人明白珍惜这个道理?
明白了,青春也许就过去了。
我不敢说自己懂得珍惜,反而,我觉得自己也太不知足了。
不知足,换来的就是奢侈的渴望。
我也许要学会,将期望放在对的地方。
不要期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有的东西,
而是期望自己能够从自己拥有的事中,
找到所谓的满足感。

就好像侯文詠说的一句话:
“满足感”,不是来自去满足于你想要的,
而是能感受到:你所有的,已是那么足够。


人总是习惯羡慕。
我羡慕你有很多朋友,你羡慕我成绩很好,他羡慕他的家境富有……
羡慕对方的表面,却没发觉到:
每一个人的风光背后,都有自己的辛酸。
如果你想要有某某的风光,就不要只羡慕,而是开始行动。
如果某某能够做到,你也可以的。
其实,这也只不过是很简单的道理。
成功与失败,也许只是一线之差吧!

失败后,不要气馁。
小学生都会说这一句话。
如果自己一直看不起自己,又怎样能够做到令自己满意的事情?
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一百次都会失败。

就好像侯文詠说的一句话:
尽管我们追求的是“成功”。但真正刺激、提升我们的,却是“失败”。

如果,我们能够将失败后的挫败感,
转换为推动力的话,
也许“失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刺激,
而且,它会一种好的刺激。

奇怪,为什么我频频在说教?
不管了,我就是那么怪。

我也只是单纯地,
想藉着这一篇部落格来鼓励自己:
不要放弃自己,好吗?